玻璃幕墻安裝完成后,不是高枕無憂,什么都不用管,而是做好很多預防工作,其中就包含雷電危害預防措施。
1、雷電危害:
眾所周知,雷電是天空云層中一種自然的放電現象,雷電流是一種強度極大,作用時間極短的瞬變過程。雷電擊中建筑物時,通常會產生電效應、熱效應和機械力。雷電流在瞬間釋放出的巨大能量,會把被擊中金屬熔化,使物體水份受熱膨脹,產生強大的機械力,或者分解成氫氣和氧氣,產生爆炸,使建筑物遭到破壞,甚至雷電的高溫引起建筑物燃燒構成火災和引起觸電。高層或超高層建筑玻璃幕墻使地表的電場分布發生了嚴重的畸變,其電場強度比一般建筑物大得多,容易構成雷電發展條件,加上離放電云層近,所以易遭受雷擊。
高層建筑玻璃幕墻圍護高層建筑物后,建筑物防雷裝置由于玻璃幕墻的屏蔽效應,不能直接起到接閃和防雷作用,閃電對建筑的雷擊往往變成閃電對玻璃幕墻的雷擊。同時高層建筑玻璃幕墻的金屬材質由于雷電的效應,將會產生靜電感應作用,當天空雷云和大地形成電場時,幕墻的金屬體就會積聚與雷云極性相反的大量感應電荷,當雷云瞬間放電后,云與大地的電場忽然消失,這時幕墻的金屬體感應電荷不能以相應的速度流散,將會產生高達萬伏以上的對,這就是靜電感應電壓,對人和設備產生危害。
高層建筑幕墻通常超過50m,超高層幕墻超過100m,如果強大的雷電流全程通過幕墻構件時,由于持續時間極短,只有幾十微秒,則每米的電位差可達萬伏以上,高達100m的幕墻,在通過雷電流時可達百萬伏的電位差,將會和周圍的金屬體之間產生反擊放電和電磁感應。
2、防雷措施:
通常建筑物的防雷裝置有三部分:接閃器、引下線和接地裝置。在玻璃幕墻的防雷設計中,應充分利用建筑物的這些裝置,將幕墻豎向龍骨、橫向龍骨和建筑物防雷網接通,連成一個防雷整體,把玻璃幕墻獲得的巨大雷電能量,通過建筑物的接地系統,迅速地輸送到地下,保護玻璃幕墻和建筑物免遭雷電破壞的作用。
高層建筑玻璃幕墻的頂部的女兒墻的蓋板,是人為地設立的良好導體,它沿建筑物女兒墻的頂部分布,其電場強度很大。雷電先驅很自然地被吸引過來,是雷擊率最大的部位。作為防止雷擊的直擊措施,可將蓋板設計成直接接受雷擊的裝置,起到引雷作用的接閃器。其作用在于接受雷電流,同時又安全地把雷電流與建筑物防雷網接通,并導通入地達到避雷作用。
高層建筑幕玻璃墻頂部的接閃器,不能防止電流的側面橫向發展繞擊作用。防止側擊雷的常見做法是在30m以上的高層建筑玻璃幕墻部位,每三層設置一圈均壓環,并和建筑物防雷網及玻璃幕墻自身的防雷體系接通。
要求及施工:
(1)、根據有關防雷接地的技術資料并結合以往竣工工程的經驗,我們認為玻璃幕墻防雷必須在以下幾個重要方面滿足要求:
玻璃幕墻的防雷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《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》(GB500057-94)的有關規定。
玻璃幕墻豎向主龍骨應視為引下線,豎向主龍骨的跨接用扁鋼制品時截面必須達到100mm²。
除焊接方式以外,采用壓接方式其金屬材料厚度應達到4mm。
圓鋼搭接長度為其直徑的6倍,且雙面施焊;扁鋼搭接長度為其寬度的2倍,且三面施焊;焊接處做防腐處理。
不同金屬壓接,要做防電化腐蝕處理。如:鋼與鋁連接時,鋼要鍍錫;或在鋼、鋁之間加不銹鋼墊片。
施工完成后,要有權威檢測機構進行檢測,必須達到設計和規范要求的接地電阻值。
(2)、某大廈玻璃幕墻防雷接地的作法:該大廈地上22層,高80米,外墻使用大面積花崗巖掛板、玻璃幕墻及復合鋁板。玻璃幕墻防雷接地具體作法:從六層開始,九層、十二層、十五層直至二十二層,每三層在建筑物四周結構樓板表面敷設一根40×4鍍鋅扁鋼,并與建筑物四周防雷引下線的引出鋼筋(Φ12)焊接,焊接長度為圓鋼直徑的6倍,雙面施焊、焊接處刷兩道防銹漆(以后焊接處均刷兩道防銹漆),從而形成一道均壓環。為使玻璃幕墻豎向鋁合金主龍骨保持接地的貫通,用40×4鍍鋅扁鋼一端與均壓環焊接,焊接長度應為其寬度的2倍,并三面施焊,另一端用兩個M8不銹鋼對穿螺栓與豎向主龍骨進行壓接,為防止鍍鋅扁鋼與鋁合金的電化學腐蝕,在其間加墊1mm厚不銹鋼墊片,并加不銹鋼平墊和彈簧墊。所有豎向主龍骨的連接處采用40×4鋁合金制成的可伸縮的“歐姆彎”進行壓接,連接處上下各用兩個M8不銹鋼對穿螺栓進行壓接,并加不銹鋼平墊和彈簧墊。設置均壓環的樓層所有豎向主龍骨與橫向龍骨的連接處,通過40×4鋁角碼兩端各用兩個M6不銹鋼對穿螺栓進行壓接,并加不銹鋼平墊和彈簧墊。
幕墻頂部女兒墻的蓋板是起到引雷作用的接閃器。用φ12鍍鋅圓鋼沿女兒墻周圈安裝,并與主體結構防雷引下線焊接。在蓋板內側安裝40×4×4鍍鋅角鋼,每塊鋁板安裝兩段角鋼(每段長300mm),兩段之間用φ12鍍鋅圓鋼焊接連通。并用φ12鍍鋅圓鋼一端與女兒墻頂φ12鍍鋅圓鋼焊接,另一端與角鋼焊接。每段角鋼與鋁板之間用四個M6×20不銹鋼自攻螺絲壓接(角鋼與鋁板之間加墊1mm厚不銹鋼墊片),并加不銹鋼平墊和彈簧墊。
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《門窗幕墻英才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