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濟南的大街小巷走過,劉強有一個習慣,每到一處,他總要對人說起:那兒有一幢多高的樓,我曾經洗過。
劉強是名幕墻清洗工,憑著兩根大繩、一個坐板、一只水桶、一個玻璃刮刀、一個抹水器,為這座城市擦亮一扇扇窗戶。
13日早晨5點半,劉強就起了床,簡單洗漱之后,在租住房附近買了一份煎餅果子,大口大口地嚼起來。來濟南多年,他這個南方人已經習慣了北方的飲食。不到兩分鐘的時間,他已經吃完早飯,開始一天的工作。
第一站是劉強供職的清洗公司,在那里把當天要用的工具、設備取出、裝車,再趕往要清洗的高樓。
在路上接上另外三名工友,劉強一行來到位于經十路上的一幢18層高樓。與物業溝通后,他們徑直將所有用具搬上樓頂。
記者小心翼翼地趴在樓沿往下看,一陣輕微的眩暈,過幾秒鐘才恢復過來,但劉強他們早已習慣了。
第一步是在樓頂找一個固定點,把大繩的一端固定在上面,另一端緩緩垂落到地面,因為是三個人同時作業,他們垂下去了5根繩子,單數做主繩,承擔人體和工具的重量;雙數做副繩,起保險作用。
洗墻動作很單調:從水桶里取出抹水器,蘸上水,在玻璃上抹上一遍,然后用玻璃刮刀,左面一揮,隨手右面一揮,幾個來回下來,玻璃上的灰塵就沒有了蹤影。
如果是在地面上,這幾個動作非常簡單,但在高樓上這些動作平添了許多難度。一方面,高處的風總是要比地面大一些,人坐在坐板上,難免有輕微的晃動。另一方面,為了減少上下的次數,每次都要盡可能擦洗足夠寬的玻璃。
“每次至少要擦兩邊各3米的寬度,用手夠不著的話,就得在刮刀和抹水器上裝根桿。有時還要靠來回擺動,想往右邊去,就往右邊擺一下,在坐板停留的瞬間,把玻璃擦干凈,再同樣擺到左邊擦。”劉強說。
中午時分,劉強降到了1樓,第一個動作是用力在地上跺了跺腳,“在上面坐的時間長了,不能活動,腿麻,屁股疼,還是地面上舒服。”
午餐是在附近一個地攤上吃的,簡單,有米飯,也有肉。劉強說,在高空干活,風大,得吃好點。現在還不能喝酒,因為下午還要干活,晚上會少喝點,解乏。
高空作業,最怕天氣不好。“安全第一,誰也不敢拿命換錢花。但有時也說不準,好好的天說起大風就起大風。有一次,我們正在16樓的高度,突然刮起了大風。一個工友在墻角附近,大風一起,身子隨著風飄,怎么也抓不住副繩了,40多歲的人當場就嚇哭了。”
“出事的總是少數,只要膽大心細,還是沒問題的。如果可能就干到50歲改行,到時候有些積蓄了,回老家做個小買賣。”今年33歲的劉強說
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《門窗幕墻英才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