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天金報訊 從TVB劇集《金枝欲孽》到《甄嬛傳》,“后宮劇”就被職場人奉為“寶典”!墩鐙謧鳌穼а萼崟札埜苯颖響B,認為該劇不僅細致解讀了職場的生存法則,還能為職場“菜鳥”指明方向。職場和“后宮”真能混為一談?看職業
規劃師和導演鄭曉龍“唇槍舌戰”——
后宮生存靠人脈職場奮斗憑技能
鄭曉龍:17歲的甄嬛以秀女之身入宮,從一個低位嬪妃到皇太后的升遷過程,放在現實社會來看,就是初入職場的女大學生到職場CEO的成長史。甄嬛因為不諳世事,所以初入宮與眉莊、陵容結成一派,卻在皇后和華妃兩派之間幾度沉浮,險些喪命,但她很快學會保護自己。
在職場也是如此,初來乍到切忌鋒芒畢露,職場新人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學會保護自己,如同甄嬛一樣,韜光養晦以圖后謀。
洪向陽:不能否認,劇中關于為人處世、人際關系周旋的部分,有職場人借鑒學習的地方。但是,我認為“宮斗”跟職場競爭最大的不同在于:前者著重強調人際關系的運籌帷幄、生死角逐;后者的重點是落在個人職業技能,即核心競爭力上。
在職場競爭中,人際關系雖然復雜,但是要做的是良性維護,它在個人職業生涯發展中很重要,但不是首要位置。
對于大學生來說,要理清楚的就是這個問題。絕不要片面的理解為在職場中“搞搞人際關系”就行了,這很可能讓自己得不償失。要記住的是,你在本職工作上的發揮、表現,才是你職業生涯長遠發展的基石。
“甄嬛”與“杜拉拉”
可比性不高
鄭曉龍:面對雍正,甄嬛很擅長揣摩帝心,她利用自己的好人緣,斡旋在上級、下屬、對手、合作伙伴之間,游刃有余。職場中,最忌諱的不是沒有才干與智慧,而是不知道老板要什么。所以無論是職場“菜鳥”還是“老鳥”,永遠要揣摩老板的心思,不要公開跟老板唱反調。
魏洪濱:導演把“職場”和“后宮”劃了等號,我認為,”甄嬛“與“杜拉拉”可比性不高。
甄嬛進宮非自愿,完全是當時家庭背景等各種原因所迫,身不由己卷入宮斗之中,被迫通過各種手段保生存,更準確的說是為了保命。而杜拉拉有自己明確的職業目標,為了實現夢想,實現個人價值的體現,為了使生活更好。她進入外企打拼,不斷學習、積累,遇到困難也不氣餒,一直堅持到最后獲得了成功。
甄嬛對皇后或者皇太后這一職位根本就沒有需求和愿景,是社會和外部環境逼迫她走到了這一步。而杜拉拉本身有著強烈成功的欲望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的付諸努力,這是本質區別,這也是當代女大學生應該向“杜拉拉”而非“甄嬛”學習的原因。所以,在現代職場中,我們需要更多的“杜拉拉”,而不是“甄嬛”。
職場、后宮“成功”目標不一樣
鄭曉龍:人在職場漂,哪能不挨刀?我不是說完全將后宮與職場同類項,而是在某種程度上,我們可以借鑒電視劇里主角的生存哲學。職場就是一塊大銀幕,演員們上演各種橋段戲碼。
洪向陽:恐怕不能贊同。“后宮”中所謂的“成功”,就是單一的人際關系斗爭的成功,不能詮釋職業成就實現的整個過程。而且,在實現成功的方式方法上,宮斗和職場競爭是完全不同的。在險惡的宮斗中,為了達到目的可不擇手段,甚至草菅人命的事也時刻上演。但在那樣的環境中,如此做法也算情有可原。
在職場中,取得成功的關鍵是要根據自己能力特長、價值觀來綜合進行科學的職業定位,合理規劃職業發展道路,通過努力和積累來達到目標。雖然,職場中也存在惡性競爭,但不能觸及法律的底線。此外,從長遠的個人職業發展來看,個人的誠信道德問題也是重要課題。用過激的手段和方式行事,蒙受巨大損失的一定是自己。
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《門窗幕墻英才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