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棟隱患比較嚴重,還有440棟存在安全隱患……掀起一角的上海玻璃幕墻建筑安全實態并不樂觀。正鑒于此,上海出臺了《建筑玻璃幕墻管理辦法》,進一步加強對此類建筑的監管和限制。遺憾的是,到目前為止,盡管記者多方詢問,但市民最關心的有安全隱患的幕墻建筑名單并未公布,這不僅僅牽涉到信息公開和公眾知情權,更關系到人們對公共安全的信心。
對玻璃幕墻安全的擔憂早已有之,若干年來也頒布了不少管理辦法,例如市建委1998年下發通知明確規定在內環線以內的建設工程,除裙房外禁止設計和使用玻璃幕墻。但由于玻璃幕墻建筑外觀新穎、造價低廉等特點,使之迅速占據我們的城市天際線。目前上海既有玻璃幕墻建筑3655棟,另外還有在建的555棟,數量和比例上都已接近和超過發達國家。實際上,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,美國、德國等已經嚴格限制玻璃幕墻,因為這種建筑存在三大弊病:光污染、能耗高、玻璃自爆隱患。隨著玻璃幕墻登陸上海超過25年設計年限,我們也已經感受到靚麗背后的“成本”。去年,陸家嘴時代廣場金融中心、國金中心連續發生幕墻碎裂玻璃墜下事件,至于一般玻璃爆裂、光污染投訴、高能耗等較小案例更是數不勝數。最叫人憂心的是,玻璃幕墻建筑大多數集中于中心城區,甚至包括住宅區,下方人流車流密集,高空玻璃墜落后果不忍設想。據市建交委透露,根據初步摸底調查,上海部分已建建筑玻璃幕墻已進入老化階段,有的出現五金構件銹蝕變形、密封條老化龜裂、受力構件松動。相信經過整改,通過完善玻璃幕墻建筑樓宇信息管理系統,有望排除現存隱患、改變過去幕墻建筑沒有全面的信息記錄、沒有強制定期體檢的無序狀態。
不過,公共安全管理更需要社會公眾積極參與。因為公眾既是公共安全的體驗者,往往能更真實地看到安全隱患并向公共管理者發出預警,也是公共安全的實踐者,通過自己一言一行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安全預期,承擔公共安全事件的后果。在事關公共安全問題上,應該借助群眾無所不在的雪亮眼睛,真誠傾聽百姓對公共安全的各種意見,善用社會公眾的智慧和力量化危為安。要做到這一點,最起碼的前提就是保障公眾的知情權。過去多次重大公共危機事件早已證明,公開透明不會造成恐慌,遮遮掩掩或選擇性地半遮半掩,反而不利于還原真相。沒有真相,公眾又如何樹立信心?信心匱乏、謠言就會趁虛而入。在今年施行的《上海市安全生產條例》中就明確規定,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告、向有關部門通報,保障社會的知情權。
在玻璃幕墻問題上,35棟有嚴重隱患以及440棟有一定隱患的建筑名錄和位置理應成為重點公開項目。這不僅僅有助于隱患建筑周邊群眾提高警覺,更能夠化解人們對其余幕墻建筑的不必要憂慮。在本市媒體的隨機調查中,市民都表示十分關心這一名單。此外,公開內容還應包括本報去年7月22日有關社評指出的:由于玻璃幕墻的檢修關乎普通市民的安全,檢查結果和費用必須公開透明,接受社會監督,以避免檢查走樣。相信有關部門能夠在公眾利益和少數人利益之間權衡輕重,及時公開已經掌握的隱患情況,提振人們對公共管理的信心。
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《門窗幕墻英才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