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浪財經訊 9月5日消息,今日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在北京表示,今年秋季對金融市場是個敏感期,歐美金融機構將分別應對各自的問題。他并表示,中國應對通脹僅靠緊縮性政策是不行的,也不是依靠財政刺激政策,而是真正施行結構性轉型和調整。
據悉,世行將于今年晚些時候發布研究報告,以協助中國明確在2030年之前所面臨的諸多挑戰與政策抉擇,跨越所謂“中等收入陷阱”,即許多國家都經歷過的進步速度方面的一個經濟發展階段。該報告由中國財政部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銀行共同撰寫。
“對于中國,短期風險更多的是通貨膨脹,至于中長期問題,很難想象中國在未來十年中還能依賴出口導向型的增長模式,尤其是發達國家增長不能復蘇的時候,需要依靠國內需求再平衡。魔鬼來源于細節,我們將給出更多詳細的建議。”佐利克表示。 他還稱,未來15至20年,中國成為全球高收入國家的條件將完全成熟。但他警告只有少數國家曾經嘗試這種轉變,遺憾的是許多國家都失敗了。世界銀行7月已將中國列入中上等收入國。
秋季是全球金融市場敏感期
佐利克回答媒體問題時表示,秋季對于金融市場是個敏感期。全球不同地區正向著類似的方向努力,在G20集團和金融理事會的框架下進一步加強各自的金融部門。
他指出,大部分美國金融機構在積極的采取措施,加強資本實力。但是美國金融機構的問題大部分仍與住房抵押貸款相關,尤其是這與失業率相關。
而在佐利克眼里,歐盟的問題更為復雜。歐洲金融機構與該國主權債務的質量相一致,這又將取決于各國政府的措施。
“今年秋季對于金融市場是個敏感期。世行及IMF一直在督促各國致力解決這些問題。”佐利克表示,談到發展中國家,他認為最重要的是避免經濟過熱,而幫助中國調整經濟結構也是任務之一。
不能僅靠緊縮政策應對通脹
對于中國的通脹問題,佐利克認為現在說已經解決了還為時過早。他引用中國總理溫家寶的話“目前應對通脹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問題”并表示,這一定程度上是食品價格上漲帶來的。
據世行觀察,一年以來國際糧食價格已上漲30%,而受到影響的恰恰是那些最為脆弱的群里。此次佐利克還前往東北參觀了北大荒(12.15,-0.11,-0.90%),并表示正在與G20集團密切合作應對糧食安全問題,而中國可以做出重大貢獻。
他表示,應對通脹中國已經采取了一些行動,向著正確的方向努力。包括今年夏季匯率升值應對通脹,銀行信貸政策上收緊以及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措施。他指出,但如果發達國家經濟仍然步履蹣跚,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普遍的。
但他強調,應對通脹僅靠緊縮性政策是不行的,也不是依靠財政刺激政策,而是真正施行結構性轉型和調整。
他還透露,與中國政策制定者交換意見時,一些人也認為對于中國,僅僅調整人民幣匯率是不夠的,需要與其他結構性改革措施并行。
另外,世界銀行正在設想將中國低附加值產業轉移到非洲國家,仿效中國之前的模式建立一些工業園區,這既能幫助中國進行產業升級,對非洲國家的工業也是大大的提升與增長。 (潔琳 發自北京)
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《門窗幕墻英才網》